2025年7月11日午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的镜头聚焦江苏苏州,将一家以创新为引擎的科技企业——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向了全国观众视野。作为苏州科创企业的杰出代表,光格科技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成果及其广阔应用前景,在总台记者的深入探访中生动呈现。
央视镜头下的“感知神经”:揭秘分布式光纤传感
在光格科技的企业展厅,总台央视记者化身“求知者”,引领观众近距离接触了其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利用光纤本身作为连续感知的载体,通过精准解析光信号在传输中的细微变化,实现对沿光纤路径上温度、应变、振动等物理量的长距离、分布式、实时监测。
· 听觉敏锐的“光纤”:记者现场演示了光纤如何捕捉声音振动。异常声波通过光纤传导至解析主机,系统可即刻识别潜在风险,为工业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构筑声学防线。
· 温度感知的“尖兵”: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演示中,光缆被置于加热平台,系统敏锐识别温度异常及其位置,瞬间触发警报。这项能力使电力电缆、油气管道、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得到保障。
光格科技董事长姜明武向央视记者介绍:“光纤传感技术本身仍是一个充满活力、方兴未艾的研究方向,正处于快速迭代演进之中。” 他特别指出,人工智能(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挖掘传感数据中蕴藏的更深层价值提供强大动力,开拓更广阔的应用天地。
从实验室到广阔天地:赋能千行百业的安全守护
光格科技的技术疆域远不止于此。记者特别指出,当前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最远监测距离已达120公里,让超长距离的每一点都具备“感知”能力。镜头转向一段应用于严苛环境的海底光缆,记者强调,面对深海维护的极端困难,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成为不可或缺的“守护者”,7x24小时不间断监测海缆温度、振动,对外力破坏或老化等隐患发出超前预警。
正如记者所述,凭借环境适应性强、抗干扰能力优、监测距离长、精度高等显著优势,光格科技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已深度赋能电力电网、海上风电、综合管廊等诸多关键领域,为复杂场景下的设施安全与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植根苏州沃土:从创业到上市的科创征程
回顾发展历程,光格科技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宏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我们于2010年通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这一重要平台,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得益于苏州为科创企业精心培育的优越营商环境——持续激发自主创新活力、显著提升研发产出效能,公司于2023年成功登陆科创板。”这段历程,是光格科技锐意进取的缩影,更是苏州这片创新热土赋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生动例证。
权威媒体持续聚焦,创新实力广获认可
光格科技在光纤传感、AIoT、具身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突破与应用深化,也吸引了包括新华财经、南方周末等权威媒体的密集报道。多维度、深层次的媒体聚焦,充分印证了光格科技以自主创新驱动发展的硬核实力及其解决方案在保障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中的战略价值。
站在聚光灯下,光格科技将继续深耕光纤传感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全球基础设施智能化、安全化运维贡献更强大的力量。